HOT LINE
iBeauty 專業美容資訊網 關於我們 會員登入 進入手機版

新聞熱話[其他][美容][其他]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可以泡澡嗎?
 醫:做好這些細節可適度泡澡

「我有異位性皮膚炎,但好想泡澡怎麼辦?」台灣食藥署邀請親子診所院長陳俊仁醫師詳加說明,對此類患者而言,只要做好皮膚保濕,就可減少用藥又可適度泡澡喔!陳俊仁醫師強調,有些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害怕泡澡,或者有「用淋浴方式洗澡愈快愈好」的錯誤觀念,其實只要避免用太熱的水洗澡(低於40℃)即可,若泡澡反而可以讓皮膚吸飽水分,有助於保濕,只要用清水、含燕麥的沐浴乳,或敏感肌膚專用的產品洗澡,再少量沐浴乳清潔、避免搔抓即可。

在盥洗的水溫方面,介於33-38℃,洗澡時間約15分鐘左右,洗好後千萬別用毛巾摩擦身體,只要把多餘的水分拍乾,不要全部擦乾,讓皮膚保有濕度,再塗上保濕產品即可,但若皮膚症狀嚴重,須要塗抹類固醇藥膏或是其他藥物時,須先塗抹藥物,隔15-30分鐘後再塗上保濕劑。

陳俊仁醫師建議,選對保濕產品對異位性皮膚炎的照顧很重要,保濕劑可分成乳液、凝膠、乳霜及油膏。乳液是水跟乾粉混合而成,保濕性較差,凝膠則加了揮發性酒精,會造成皮膚乾燥,不太適合,至於乳霜跟油膏的基底是油,保濕性較好,缺點是有時會毛孔阻塞,造成毛囊發炎。在夏季時可塗抹乳液,到了冬天可以用乳霜或油膏等較保濕的產品,並按身體部位不同使用,如:身體較乾燥的部位使用油膏,輕症部位則塗乳液或乳霜,至於保濕劑的選擇方面,最好是無香精和添加劑的產品,而綿羊油、馬油等含動物性脂肪成分的產品,誘發過敏的機率比植物性脂肪高,仍要視每個人不同的膚質,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

(節錄自:元氣網 19/9/2020)

食太多皮膚黃
因維他命A作怪?

網傳紅蘿蔔吃太多皮膚會變黃,台灣衛福部食藥署在網站闢謠專區,特別對外說明,因為維他命A會導致皮膚色素沉澱變黃,但只要攝取量不要超標,皮膚就能慢慢恢復原有顏色。台灣北醫附醫美容醫學中心主任張宜菁醫師說,食用過量β胡蘿蔔素容易沉積在皮膚,讓皮膚變黃,但一般而言屬於暫時性。

張宜菁表示,皮膚顏色會隨許多色素影響,例如黑色素、胡蘿蔔素與血紅素等。當身體攝取過多的β胡蘿蔔素,血中β胡蘿蔔素濃度會升高,也會沉積在皮膚。若比正常情況下高出3-4倍,皮膚就可能看起來偏黃。但是,因食物攝取過量β胡蘿蔔素、而導致皮膚黃的情況,通常是暫時的。張宜菁補充,紅蘿蔔、芒果、南瓜、木瓜等蔬果含β胡蘿蔔素,曾有患者每天吃木瓜與芒果一段時日之後,不小心讓皮膚看起來偏黃,但減少食用一陣子後,膚色漸漸又恢復到原有狀態。張宜菁提醒,如果除了皮膚以外,若出現連眼白也變黃,那可能是黃疸症狀,要當心是否罹患肝膽、血液等方面的疾病,須盡快就醫檢查,免得耽誤治療。

台灣臺安醫院體重管理中心營養師  劉怡里,β胡蘿蔔素與維他命A、D、E、K等維他命都是脂溶性營養素,β胡蘿蔔素在人體吸收後,會在身體轉換成維他命A,能夠幫助身體細胞膜更加緊密,也可以協助抗氧化,也能協助骨骼與牙齒等。劉怡里也說,在身體代謝機制下,累積的β胡蘿蔔素會漸漸轉化代謝體外,但是一般天然食材要吃到β胡蘿蔔素或維他命A超量不太容易,倒是食用營養補充劑,高濃度攝入β胡蘿蔔素或維他命A時,就比較容易超過建議攝取料量,讓皮膚泛黃風險增加。

台灣衛福部食藥署建議,紅蘿蔔如果長期大量食用,皮膚會因色素沉澱而變黃。但「大量」是指每日食用超過270g的紅蘿蔔,如果只是每天喝1杯紅蘿蔔汁(240cc),並不會發生維他命A過量。台灣食藥署補充,正常成人對維他命A的上限攝取量是每日3,000μg視網醇當量(100g紅蘿蔔維他命A視網醇當量為1,120μg)。

(節錄自:香港01 4/9/2020)

消委會提醒甜味劑藏健康風險
睇營養標籤辨認飲品常用4種甜味劑

消委會測試51款預先包裝的含甜味劑飲品,發現其中20款已加入甜味劑的飲品仍然含大量糖分,超出世衛建議游離糖每日攝入量的一半,甚至超標。消委會解釋甜味劑屬代糖的一種,有研究指過量攝取甜味劑可降低味蕾敏感度,令人更加嗜甜,長遠可令人致肥,有機會增加患冠心病、中風甚至死亡的風險。消委會列出     4種常用於飲品的甜味劑:E950/950醋磺內酯鉀(Acesulfame Potassium / Acesulfame K),不會被人體吸收或累積於體內;E951/951天冬酰氨(Aspartame)廣泛用於糖果或低熱量飲料中,含有苯丙氨酸,不適合苯丙酮尿症患者食用,有可能令腦部嚴重受損,造成智力發展問題;E955/955三氯半乳蔗糖(Sucralose)是唯一以蔗糖為原料的甜味劑,有研究指在高溫烹飪下可能產生致癌物質氯丙醇;亦有外地研究指出大量食用可能阻礙腸道內益菌生長,影響腸道健康;E960a/E960/960甜菊醇糖苷(Steviol Glycosides)被不少食品製造商標榜為「天然甜味劑」,世衛研究報告指出其毒性偏低,不會損害人類基因或令人類患癌。

根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旗下科學家統籌的大型公眾健康研究報告指出,每天飲用含甜味劑的飲品,會增加患上循環系統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例如冠心病和中風等。消委會提醒,部分研究報告指出甜味劑雖不能被身體吸收,但或有機會令腸道菌叢產生不良反應,影響腸道環境。

(節錄自:明報 15/9/2020)

城大研發抗菌石墨烯口罩
陽光照射下10分鐘殺菌率逾99%

城大化學系團隊早前成功研發以激光打印技術生產能殺滅細菌的石墨烯口罩,在無光線照射之下,可殺死  8成細菌;而在陽光照射下,10分鐘可殺菌達99.998%。石墨烯是呈蜂窩狀的二維材料,製作石墨烯的公式2010年曾獲諾貝爾獎認證,在市場上已用作散熱膜、運動和汽車材料等。

負責今次研究化學系助理教授葉汝全表示,團隊於去年9月已有考慮及目前常用的外科口罩並不抗菌,口罩一旦受污染,便有傳播疾病風險,故採用於2015年已研發的「激光打印轉換法」,以二氧化碳激光照射一種塑膠材料生產石墨烯,以此技術可以在1.5分鐘內,製成10 x 10cm的石墨烯膜,成為口罩的抗菌層。他解釋,激光感生石墨烯口罩原理,是石墨烯親水或疏水性,對細菌表面造成破壞或加快細菌疏水速度。新技術可把大部分含碳的材料,如纖體維及紙張轉化成石墨烯,而技術所用的激光系統可於大部分機械產品店買得到,並可在室溫環境操作,製作工序簡單,製成品的價格成本介乎外科口罩及N95之間;又提到以安全衞生角度,不建議清洗石墨烯口罩多次,估計可以重用約10次。

不過,他提到由於新冠肺炎「傳染性好高」,不是所有實驗室都能為新冠病毒作測試,故目前仍未為口罩是否可以殺滅新型冠狀病毒作測試,團隊預計會在今年10至11月再作測試,同時有計劃待通過認證後推出市場。


(節錄自:Topick 8/9/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