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LINE
iBeauty 專業美容資訊網 關於我們 會員登入 進入手機版

新聞熱話[其他][其他]


睡眠不足大腦細胞會「食自己」?
研究指或易患腦退化

意大利一項最新有關睡眠的研究發現,睡眠不足會導致大腦一種細胞「食自己」,有助大腦「大掃除」、清理廢物,不過同時腦內另一種細胞也會轉趨活躍,或會導致腦退化症。

意大利馬爾凱理工大學最新在老鼠實驗中首次發現,當老鼠睡眠不足時,大腦內負責「打掃」的星形膠質細胞會較平時更活躍。這種星形膠質細胞就如大腦內的吸塵機,會噬食大腦中神經元間弱化的突觸。馬爾凱理工大學的人員比較兩組老鼠的大腦,一組老鼠可以任牠們睡眠到自然醒;另一組老鼠則被連續5日維持清醒,以模仿長期睡眠不足的影響。結果發現長期不能睡覺的老鼠,在突觸間的活躍星形膠質細胞,較可以睡到自然醒的老鼠多1倍以上。

短期內這情況或對大腦有益,因為星形膠質細胞會清理對大腦有害的潛在廢物,並重建磨損的大腦電路,以維持健康的大腦連接。但另一方面,研究團隊發現腦內小膠質細胞也同時趨向活躍。研究人員稱這是更令人擔心的發現,「有研究早就發現在腦退化症及神經退化性疾病患者腦裡,有活躍的小膠質細胞。」研究人員目前還不清楚補眠是否可以彌補睡眠不足的影響,他們將會研究睡眠不足帶來的影響會維持多久。

(節錄自:香港01 27/5/2017)

著衫瞓開心啲? 裸睡可以減肥美白?

不少外國健康網站都指裸睡對人有好處,如美國國家衞生研究院(NIH)在2014年公布的一份研究,聲稱裸睡能有效減肥,原理是當人裸睡時,身體與空氣接觸面較多,空氣在皮膚上的流動亦比較容易,故熱能更容易被帶走;在散熱加快的情況下,身體需要更多能量保持體溫,繼而須要用上體內脂肪,變相達到減肥效果。對此,香港睡覺醫學會代表方日旭醫生指,這些年來沒有裸睡相關的研究,更沒有指裸睡有好處;他表示研究沒特別提及調查對象的睡眠質素,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因為如果怕冷,有可能會睡不著,都失眠了,還遑論甚麼減肥?

據2005年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學者研究,裸睡有助人體生產催產素(Oxytocin),別以為催產素只是幫助孕婦分娩的激素,其實近年已經有很多新研究指催產素是一種快樂激素,可令人減少焦慮,令情侶更恩愛。對此,方醫生指增加親密的身體接觸,例如抱抱,的確能令催產素上升,但研究本身沒有提到裸睡會否產生更多催產素,故不可以說不穿衣服就會產生更多催產素。
「裸睡是個人習慣。」方醫生指每人體質都不同,冷就應該穿衣服,熱就少穿一些衣服。如果怕泠,但都要堅持裸睡,會引致生病。他建議,如果在夏天開冷氣睡覺,就要注意在天光的時候,身體對體溫的控制會較少,那段時間比較容易著涼,故建議在天光時段盡量用時間掣關冷氣。

(節錄自:蘋果日報 20/6/2017)

暗瘡疫苗或兩年內成功研發 打針可以治暗瘡

隨著時代進步,暗瘡治療取得相當大的進步,加快治療成效和縮短康復時間,好像抗生素和局部類維他命A等。但研究人員卻指出,暫時仍沒有一個持久和完全有效的消滅暗瘡丙酸桿菌(導致暗瘡形成的主要細菌)之治療。現時所有的暗瘡治療都是暫時性的,當治療停止時,暗瘡又會隨時出現。對於長年「爆瘡」者,可算是一個絕望的消息!

不過先別氣餒,研究人員透露他們正在開展迄今為止最創新的終止暗瘡方案:暗瘡疫苗。研究主要成員  Mr. Eric C. Huang解釋說,暗瘡丙酸桿菌在皮膚上分泌引起炎症的毒性蛋白質,所以導致暗瘡形成。不過在某些方面,暗瘡丙酸桿菌是有益的,它能阻擋一些病毒進入身體。他表示新疫苗不會完全消滅引致暗瘡的細菌,反而是透過抗體中和一種由細菌產生、會殺死皮膚細胞的蛋白質,令面部不再發炎,計劃2年內完成和推出市面。

此暗瘡疫苗看似有益無害,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醫學中心皮膚科副主任Ms. Elizabeth Tanzi卻抱有觀望態度,她表示暗瘡由不同原因形成,例如激素、過多皮脂、細菌過度生長、毛孔堵塞等問題引起,所以不能一概而論。不過她也認同如果疫苗成功研發,能減輕數百萬年輕人的心理壓力,可以說是雙贏局面!

(節錄自:香港01 24/5/2017)

移植腦細胞治柏金遜症
時隔14年再啟實驗 

直至今日,柏金遜症仍是一種不治之症。患者最明顯的病徵是活動機能失調,出現手震及行動困難等問題,對生活與社交造成一定影響,但一個14年前遭醫學界叫停的治療方法近日出現新突破,展現新曙光。

柏金遜症的成因是大腦神經細胞多巴氨(Dopamine)死亡所致,神經細胞無法再生,所以病情無法逆轉。缺少了多巴氨,大腦無法將訊息傳遞到肌肉,令患者行動能力大受影響。患者常於60歲或之後發病,而男性的患病機率是女性的1.5倍。現時並無藥物治療柏金遜症,只可暫時提升多巴氨濃度以減輕徵狀,但均有一定副作用,例如噁心嘔吐、不自主動作、出現幻覺等。

早前,國際幹細胞研協會在美國波士頓召開會議,發表重啓腦細胞移植的計劃。參與了今次研究計劃的神經學家Dr. Claire Henchcliffe表示:「基本原理是,(柏金遜症患者)缺乏了一種細胞,而我們知道這種細胞製造多巴氨,我們又知道多巴氨對身體協調和自願行動來說不可或缺,那我們為甚麼不換走這些細胞?」不過,這個方法其實早已在1980-90年代開始研究,研究人員利用夭折胎兒的腦細胞應用在上百計的柏金遜症病人身上,雖然有病人病情受控,但亦有部分病人無法受惠,更有一部分人出現副作用:不自主身體活動。研究人員在2003年叫停細胞移植,「以退後一步重新審視確實發生了甚麼事。」Dr. Henchcliffe說道。

(節錄自:香港01 18/6/2017)

研發紋身墨水
變色即知健康變化

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研究員Ms. Katia Vega正在進行一個名為Dermal Abyss的項目,研究以生物感應器取代傳統墨水,從而探測人體健康變化。Katia Vega現時跟哈佛大學醫學院合作,開發4種不同類型的生物感應油墨,以檢測皮膚體液中3種化學資訊。

透過觀察紋身顏色變化,就會知道身體血糖、鈉以及酸鹼度處於甚麼水平。血糖的高低會由啡色至藍色呈現,而酸鹼度就會以粉紅色至紫色表示強弱程度,另一檢測酸鹼度及鈉的高低則會在紫外線下呈深淺不同的螢光色。Dermal Abyss的研究說明指出,紋身可用作長期監察病人,例如糖尿病人本須定時刺手指測血糖,但若用紋身墨水,便只須觀察紋身顏色於啡色至藍色之間的變化。

現時研究人員正在測試墨水的功效,他們在豬皮上注射墨水,仿傚人體紋身的效果,再噴灑含有不同化學成分的液體,豬皮便會在不同情況下變色。研究團隊預料生物科學與皮膚護理學專家將會更緊密連繫,研究適用於人體的設備。Katia Vega以往亦曾將美容跟科技結合,包括將感應器放在妝容之中,令人藉著眨眼啟動航拍機,或是撥頭髮打電話等。

(節錄自:香港01 6/6/2017)

禿頭關乜事? 
研究:原本係淋巴細胞出事

大家熟悉的免疫系統疾病,可能離不開類風濕性關節炎,又或者      I型糖尿病,但其實禿頭都是其中之一。根據最新一期學術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一份有關禿頭成因的研究指,人體內的調節型淋巴細胞(Tregs)可以刺激毛囊,令毛髮生長,故它們就是維持頭髮生長的關鍵,向它們使用標靶藥將可有效治療禿頭。

過往已經有研究指,如果該淋巴細胞失去效用,會令人產生進食花生後的過敏反應,而今次美國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UCSF)學者,透過研究白老鼠皮膚下的調節型淋巴細胞所發出的化學訊號,了解它們如何與幹細胞合作,在頭髮脫落後刺激它們再生。結果發現,維持頭髮生長的過程,其實並非單靠幹細胞自身,而是需要調節型淋巴細胞,如果沒有該淋巴細胞,頭髮亦不能生長。研究結果一反淋巴細胞只有抵抗細菌感染功能的說法,而幹細胞亦非只有修補組織的功能。

(節錄自:蘋果日報 7/6/2017)

癌症免化療?研究:「母乳」能殺死腫瘤細胞

即使醫療科技再發達,至今癌症發生率仍愈來愈高,國際抗癌聯盟(UICC)指出,癌症每年在全球導致超過800萬人死亡,相當於一個紐約市的人口,而未來20年內,世界癌症死亡人數將達到每年2,400萬人。面對癌症,除了開刀,大多人也會選擇「化療」,然而化療要忍受掉髮、身心疲累等痛苦。

不過,未來可能不必忍受化療痛苦就能有效治療癌症!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瑞典隆德大學免疫學家Dr. Catharina Svanbor近來從母乳裡發現其含有一種名為稱為哈姆雷特(Hamlet)的物質可做為新的抗菌劑來源。其實驗小組發現,加入母乳複合物之後,能以多種方式攻擊癌細胞,進而使腫瘤細胞死亡。特別是,人類母乳中的「α-乳清蛋白」在腸道中,可進為轉化為抗癌的物質。針對母乳的哈姆雷特物質,研究團對在膀胱癌患者的抗癌臨床實驗中,已取得有希望的結果。

雖然這項研究計劃尚未進行完備且全面性驗證,但還是給社會大眾一絲希望,期待未來可以在不用接受化療的情況下接受癌症治療。研究團對表示,待研究更完備,時機更成熟後,未來將進一步發展應用於治療腸癌和子宮頸癌,盼能減輕癌症患者化療所面臨的痛苦。

(節錄自:中時電子報 1/6/2017)

高溫曝曬也是有「中風」的可能

心臟內科醫師提醒,在變異氣候的現今,夏季時節心血管疾病對健康仍具威脅,例如高溫下脫水嚴重,血氧不足,就可能造成中風。義大癌治療醫院副院長許寬立說,由肝臟製造的凝血因子與溶血因子,平日在人體的血液中維持平衡狀態,但天氣一冷,凝血因子及血小板就相對活躍,因此冬天比夏天容易誘發心肌梗塞。不過夏天天氣過熱時,若流太多汗又未適時補充水分,一旦脫水太嚴重,血壓劇降,血管內的血流量變少,帶氧功能變差,血管也可能因為阻塞而引起中風。

他又表示,很多勞工平日疏於體檢,渾然不知自己是否屬於心血管疾病的高危群組,在高溫下工作,又無法隨時到陰涼處休息避曬,汗液不斷蒸發,身體就很容易出問題。此外,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遺傳體質及抽煙,是心血管疾病的  5大危險因子,其中高血脂與抽煙造成動脈硬化的速度更快。

(節錄自:聯合新聞網 20/6/2017)

全球公衛危機
1年400萬人死於肥胖相關疾病

根據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一項全球性大規模調查,全球有近1/3人口為肥胖或過重,而且有愈來愈多人死於跟肥胖有關的健康問題,形成令人不安的全球公共衛生危機。此研究歸納了195國、為期35年的相關調查。在2015年,過重影響22億人口,相當於全球30%的人,這1年死於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和其他跟過重有關的疾病的人數高達400萬人。而且肥胖問題在富國和窮國都日益嚴重,許多國家的孩童肥胖問題成長得比人來得更快。像中國、古巴和印尼的肥胖青少年和青年大增3倍,意味未來世人糖尿病等健康問題會愈來愈多。

(節錄自:蘋果日報 13/6/2017)

調查發現4成BB Cream
生物毒性測試不過關

有生物科技公司的檢測發現,市面四成BB霜(BB Cream)未能通過生物毒性測試,當中包括國際知名品牌!公司首席執行官杜偉樑建議消費者按量使用BB霜,勿因BB霜的防曬、美白等附加功能而誤當護膚品使用。公司解釋,測試是利用「斑馬魚」胚胎作急性毒測試,當魚胚胎在有BB霜的樣本水質環境下檢測到急性毒物,魚胚胎會發育異常甚至死亡;另使用「轉基因鯖魚」胚胎檢測慢性有毒物質,如「類雌激素」,魚的肝臟會發出綠色熒光,光的強度能量化毒物的含量。調查共檢測來自32個品牌、43個樣本,當中24個被評為品質卓越的「綠魚」、1個是代表品質基本合格的「黃魚」、18個樣本是代表品質有待改善的「紅魚」。另外,報告同時發現,大多數標籤防曬系數(SPF)功能的樣本,其SPF數值愈高,未能通過安全測試的樣本數目亦會相對提高,提醒市民於選購時須加倍留意。

(節錄自:新浪香港 14/6/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