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LINE
iBeauty 專業美容資訊網 關於我們 會員登入 進入手機版

新聞熱話[其他][其他]


美容業界斥設冷靜期添營運困難 港府指會盡量取平衡

立法會經濟發展事務委員會舉行公聽會,討論為美容和健身服務消費合約設立法定冷靜期。業界表明反對,擔心增加業界營運壓力,及變相逼美容院結業。消委會稱現時《商品說明條例》,執法檢控門檻高,認為設立冷靜期刻不容緩。

多名美容業界人士表明反對,指逾八成客人以信用卡付款,銀行於150日後才將款項轉帳予美容院,期間開支需要美容院先行墊支,業界營運上已有一定困難;又稱銀行告知將增加信用卡分期付款的行政費及延長回款期,加上顧客或利用冷靜期漏洞獲得好處,致業界損失,批評港府變相是迫美容院結業。業界又指,根據消委會去年首11月有關美容業的投訴不超過1,000宗,較醫療、電訊、旅遊等行業少,斥政府立法是苛刻對待業界,認為《商品說明條例》已經足夠。

消委會法律事務部首席主任歐陽嘉慧認為,設立冷靜期刻不容緩,即使早前修訂《商品說明條例》,美容及健身服務受監管,惟執法檢控門檻高,不少個案最後無疾而終,冷靜期可填補漏洞,令消費者免受損失。商經局副局長陳百里強調,推動冷靜期原意是要提升消費者對業界的信心,政府聽取意見後,會於商戶營運成本及保障消費者間盡量取得平衡;而局方曾與金管局及銀行業界開會,銀行絕對無因為實施冷靜期,收緊美容業的服務條款。

(節錄自:TOPick 1/3/2019)

孕婦太常擦保養品
寶寶易過敏、氣喘

保養、化妝品為了維持香味通常都會添加定香劑,最常使用的定香劑為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塑化劑,但台灣的國家衛生研究院表示,孕婦若使用滯留型保養、化妝品的種類愈多、頻率愈高,尿液中鄰苯二甲酸酯(DEP)代謝物(MEP)的濃度會明顯提升,也會影響到寶寶罹患過敏性疾病的機率。

根據這次研究顯示,尿液中塑化劑代謝物(MEP)的濃度與滯留型保養、化妝品有關,例如1周使用超過4次唇膏的孕婦,相較低於        4次者,MEP的濃度就相差70%;精油部分,有使用者相比未使用者,也有70%的差距;不過洗面乳使用頻率愈高,含有MEP的濃度反而減少,國衛院研究員王淑麗指出,有可能是洗面能沖洗掉部分化妝、保養品,而過去有研究也指出洗手可降低塑化劑濃度。

王淑麗表示,雖然MEP不會累積於人體中,但從追蹤型研究發現,孕婦若暴露在DEP塑化劑,將影響到寶寶罹患過敏性疾病的機率,目前國衛院也將持續追蹤1,676名研究對象的小孩,調查孕婦使用滯留型產品對嬰兒的影響;她也提醒,孕婦應避免使用超過6種以上滯留型保養或化妝品,例如髮膠、乳液、唇膏、精油等。

(節錄自:TVBS News 11/3/2019)

西班牙小鎮全民減肥 2年減10萬kg目標已過半

你可能聽過全民退保、聽過《全民造星》,但有沒有聽過「全民減肥」?西班牙西北部一個小鎮2018年初推出一項前所未有的健康計劃,希望幫助近4萬名居民在2年內共減肥,目標是減磅10萬kg。現在計劃已展開約1年,參加計劃的小鎮居民已經成功合共減掉4.6萬kg。

在西班牙納龍鎮(Narón),醫生皮涅羅(Dr. Carlos Piñeiro)2018年1月發起有關計劃,希望居民通過健康飲食、運動及醫療監測,合共減磅10萬kg。計劃得到大量居民支持,至今已有7,200人參與,減掉4.6萬kg。歐洲成人平均體重為約80kg,以此計算,他們目前已減掉約575名成人的體重。
為何計劃能得到眾多居民支持,而且富有成效?這是由於醫療組織會為參與者度身訂做適合自己的餐單、學校會教育學生健康習慣、餐廳亦會提供較健康的食物。納龍鎮一直以超大份量美食聞名,不過為配合計劃,當地一些廚師都研發更健康的菜餚,不少居民亦自發做運動。皮涅羅指出,納龍鎮約有3,000名肥胖人士。他認為計劃目標不是減肥,而是為促進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節錄自:香港01 21/2/2019)

減肥靠斷食只會愈減愈肥!

你是否曾經使用激烈的斷食法來減肥?雖然短時間內瘦得快,胖回來的速度也很快。根據一項研究發現,如果你有這種快速減重又復胖,體重像過山車忽高忽低,尤其體重相差超過4.5kg經驗的人,小心有高血壓的風險。

斷食法減重,最少經歷16小時空腹,或是將空腹時間拉長到1天(24小時)1餐、2天(48小時)1餐,甚至更激進一點的只靠飲用開水撐過3-5天,再吃一頓1,500大卡(甚至更高)的大餐,把一天所需的熱量補齊。由於長時間不攝取熱量時,身體會為了獲得足夠的能量,代謝掉肌肉和脂肪,這也是斷食初期體重可以快速下降的原因。一旦恢復進食量,所攝取的熱量都會轉為脂肪儲存,體重也會跟著反彈上升,這個過程稱為Yo-yo Effect,體重忽胖忽瘦,最後體重跟脂肪不減反增。

(節錄自:風傳 18/3/2019)

研究:點香薰蠟燭影響健康

米蘭理工大學2013年發表一項研究,發現室內空間燃點香薰蠟燭,會釋放一系列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包括醛類、甲醛、多環芳香烴(PAHs)、苯及甲苯(BTx)等。VOC是室內空氣污染物一種,濃度過高時,會造成頭痛、嘔吐,甚至昏迷等症狀,當中亦包含許多致癌物質。當VOC在室外與陽光及汽車廢氣接觸,會產生化學作用,造成光化學霧,亦即霧霾一種,導致空氣灰濛濛一片。2016年香港環保署數據顯示,VOC本地排放量達26,240公噸。

一般香薰蠟燭原材料主要是石蠟,米蘭理工大學研究團隊使用密閉盒子,量度不同香薰蠟燭燃點後釋放的化合物,發現蠟燭原材料成份會影響PAHs及BTx濃度。BTx已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確認為致癌物,長時間吸入或會引致中樞性神經麻痺,出現中毒、昏迷等症狀。

此外,香薰蠟燭的香料亦可能影響健康。檸烯可讓蠟燭及空氣清新產品散發檸檬橘子味,不過,一旦檸烯與空氣中的臭氧結合,就會變成甲醛。即使濃度不高,長期接觸甲醛仍會導致慢性呼吸道疾病及鼻咽癌。甲醛亦對皮膚有刺激作用,可能出現敏感症狀。想減低健康影響,又想享受香薰蠟燭的香氣,挑選蠟燭時,可避開石蠟,而選擇大豆蠟等成份較天然的蠟燭。而燃點時,亦要注意空氣流通,盡量打開門窗。

(節錄自:蘋果日報 8/3/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