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LINE
iBeauty 專業美容資訊網 關於我們 會員登入 進入手機版

美容產業對香港市民健康的影響
[其他][其他]


今期題目名好長,其實這個題目已經想講好耐,一直未有機會,剛巧近來韓國醫生集體罷工事件(正確應該是集體辭職事件)鬧得沸沸揚揚,而且愈演愈烈,正好給我借題發揮,談談這個題目。

到底美容產業的發展和市民健康有甚麼關係?從表面上來看,可以說沒有直接關係,但事實上是有很大的間接關係。別誤會,我說的不是做美容會發生事故,會影響市民健康。

美容產業和香港市民的健康關係我容後再談,我們先把焦點放回南韓醫生集體辭職事件。

話說南韓醫生人手不足問題一直非常嚴重,南韓人口與醫生比例為1000︰2.6,即是平均每1,000名南韓市民,只有2.6名醫生提供醫療服務;醫護人員工作過勞問題積存已久,聽說南韓醫生(尤其是實習醫生)每星期工作達90多小時已是常態。

南韓政府並非不知道問題嚴重,而且亦已經不是第一次嘗試推行醫療改革,只是每次都受到醫生團體反對,透過示威罷工等行動迫使改革胎死腹中。2000年韓國政府曾嘗試推動醫藥分家~即是醫生只提供診治及處方,而不配藥(賣藥),配藥則留給藥房和藥劑師處理。這樣,醫生便可減少藥物採購、儲存、管理及配藥等工作,只集中做診治,這安排肯定可減輕醫生的工作量,但這改革建議在醫生強烈反對及罷工行動下告終。

另一次改革建議是2014年的「遙距診症」,即是非必要到醫院或診所的病人,無須親身去到醫生面前,而是透過視像及其他配套設備,讓醫生可進行遠程診治,這種做法原本可節省病人的交通時間和大量醫療設施(尤其是處所)的需求,亦是將來的必然趨勢,但當時同樣受到南韓醫生反對而告吹。大家有沒有發覺「遙距診症」和「醫藥分家」有一個甚麼共通點?就是如果病人不在醫生的處所看病,那醫生便只能處方,由病人自行去就近藥房配藥,那豈不就變相形成了醫藥分家?這當然不得了!反對,是必須的!

至於今次南韓又搞甚麼醫療改革,竟弄到翻天覆地,大量醫生不惜集體辭職去反對呢?原來是南韓政府建議醫學院每年增加招收醫科生名額,由3,000名增加到5,000名。訓練多些醫生就可減低醫生人手不足情況,可減輕工作量,這不是好事來嗎?醫生為甚麼要反對?當任何一個專業工種的供應量增加,就必然會出現「專業貶值」的情況。即是我們口頭常說的,當一街都是大學生時,大學生便不再值錢了。哪到底訓練多些醫生,增加供應,減低醫生工作量,是件好事還是壞事?這就要看你是誰?你從甚麼角度去看待「醫療」?從社會角度?病人角度?還是,從收入的角度?

借鑑南韓的醫療改革事件,回看香港,有沒有發覺有些共通點?南韓的人口與醫生比例是2.6,與一般發達國家的4-5來說,比例算是很低了,但低處未算低,香港是更可怕的2.1呢!香港政府也嘗試過吸納海外醫生以緩解醫生人手不足問題,但醫療界不同意直接認可海外醫生資格(儘管香港不少醫生當年也是持有英聯邦認可的海外醫科資格回香港執業的),恐防拉低香港醫療水平,所以要求海外醫生若要來港執業,必須重新考試;香港也嘗試過推動醫藥分家,儘管獲得藥劑業界及病人權益組織的一致贊成,但在醫療界的強烈反對下,最終亦是無法落實。

其實這些結果並不難預計的,只要你看一看,全地球的醫療衛生組織體系,在揸庄的是甚麼人?

好,回來說美容產業和市民健康。去年年底曾到台灣拜訪台灣醫策會,學習、交流兩地對醫療、醫美、美容等不同範疇的質素保證工作經驗。會議間大家都同意,近年醫美市場發展蓬勃,已成為一個非常龐大的產業,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醫美產業吸引了愈來愈多醫生加入,相對地引致傳統醫療界人手更見緊張。醫策會執行長王教授更表示,台灣每年有1,400多名醫科生畢業,原本經過實習及工作後,有一定比例的醫生會選擇不同專科範疇繼續進修6-9年,成為內科、外科、腦科、骨科、神經科、精神科、兒科、婦科、皮膚科等不同專科的專科醫生,但近年發現加入專科的醫生有逐漸減少的趨勢,反而愈來愈多完成實習工作,在市場上工作1-2年的醫生,打造自己成為美容聖手、醫美達人等身分,全身投入醫美市場搵真銀,而這些新晉醫美醫生的收入,往往比在醫院工作的醫生或專科醫生的收入,高出數倍,甚至數十倍!

在這種現實面前,相信只會有愈來愈多醫生選擇投身工作更輕鬆,收入更高,每天見美女多過見病人的醫美市場。值得注意的是,這不是台灣獨有的問題,韓國存在同樣的問題,香港也存在同樣的問題!以前我們常說醫美界創造了不少「月球醫生」(每月收入達到一球,即一百萬), 時至今日這些月球醫生有不少已經進化為「星球醫生」(一星期收入達一百萬)了。試問當一名剛執業的年青醫生,在醫美市場叫價可達月薪十多二十萬時,還有誰願意收$70,465在急症室on call 36小時呢?

我必須鄭重說明,我絕對尊重絕大部分擁有救急扶危、懸壺濟世等高尚情操的醫生;我亦非常尊重每個人都應該有自由選擇從事,或選擇不從事任何工作的人權;而且工作無分貴賤,為有需要的人士美化容貌,令人重拾自信,亦是一項很高尚的工作。但唔準更多人加入某專業來抬高身價,咁就⋯⋯

我想帶出的思考問題是,有關當局必須注意到這種社會現象,必須考慮到平衡社會和市民的各項需要,尤其是醫療服務是社會非常重要的資源,而不是可有可無的消費品。隨著全球,包括香港的醫美市場發展日益蓬勃,無可避免地會有更多醫生選擇加入醫美行列,勢必將香港已經很低的「2.1 」攤薄至更低!我們必須要有「是否仍有足夠的醫生去應付傳統及各個專科醫療的需求?」的危機意識;制定政策時,必須要避免制定一些傾斜醫療界,或間接鼓勵醫療界轉投美容產業的政策(例如將美化容貌用途的「美容儀器」都歸類成「醫療儀器」,只容許醫護人員操作。因為被封殺了的美容業空間,只會鼓勵更多醫療人員轉職美容事業的需求)。

美容產業的發展,絕對能帶動經濟,但亦和市民的健康息息相關,絕對值得社會作深入的思考和討論。